近些年来,小龙虾红遍大江南北,形成了庞大产业。松滋的山水田地间,也处处跃动着喜人的红色。
2016年,松滋全境龙虾产量达7000吨。掣肘于“六山一水三分田”的自然条件,松滋小龙虾在养殖规模、产量上,尚不能与走在全国前列的县市一较高下。但依靠青山绿水生态,松滋给当地小龙虾烙上了“清水”标签,走出了一条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生态龙虾产业之路。
生态立市锁定绿色环保发展模式
十月的纸厂河村,池塘水满,山果欲熟。正是小龙虾繁殖的季节,走在田间垄上,能看见许多小酒杯大小的泥洞,都是小龙虾打出来的“战果”。
陈平九是纸厂河镇的养虾大户,他家稻虾共作的田有100亩,小龙虾亩产量约200公斤,还有两三亩池塘精养小龙虾,亩产100到150公斤,今年的收入估摸能有30万元。记者好奇稻田里的虾产量为什么比精养的更高。陈平九说,他家稻田里的小龙虾喝的是洈水河的水,养出的虾身青、肚白、螯红;山坡下的池塘,水没接上村里的灌溉渠,属于不能循环的水,品相就差些,产量也少。
水好,虾的品质就好,道理浅显易见。近年来,松滋把“生态立市”战略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位置。全境打造三个100平方公里“生态水域“”生态屏障“”生态绿肾“,大力推行退渔还湖(湿),实行人放天养让湖泊回归天然。曾经因为鱼蚌养殖臭水四溢的小南海,正建成湿地公园和生态涵养区。全境江河岸线、湖区库区,重现生态绿带、碧水清波。
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在向绿水青山要生产力时,松滋将目光聚焦在注重生态保护的绿色产业,谋求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最大公约数”。蓬勃发展的小龙虾产业正是该市绿色转型、生态先行的精美样本。
在松滋,沿涴市、沙道观、八宝到南海,驱车行走在省道、村级水泥道路上,时不时就有矗立着虾稻养殖基地的标牌闯入视线。
目前,松滋形成以纸厂河王家大湖、涴市红花湖、沙道观豆花湖、八宝同太湖、南海马鞍湖为代表的稻田综合种养“五湖”核心示范区,纸厂河王家大湖、南海马鞍湖区域即将形成万亩基地,都采用了生态环保的养殖模式。
以万家乡、刘家场为代表的山区丘陵乡镇甚至还借地利,利用山泉、溪水养殖起小龙虾,成为小龙虾中的“贵族”。
生态种养为松滋水产业找到新突破口
从粗放养殖到生态种养,10多年来,松滋小龙虾养殖一直在探索学习,也验证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的成果。
“2005年,全市小龙虾养殖面积约5000亩,那时仍是接近传统水产的养殖方式。”松滋市水产局产业科科长陈明介绍,2006年,湖北省开始推广“虾稻连作”模式,在稻田套养龙虾,待龙虾收购后再插秧育稻。这一模式虽有收益,但并没达到预期。接下来,虾农和省里的技术专家们尝试了多种养殖方式,包括藕田套养、林间套养等。
“稻田综合种养似乎是为松滋量身定制,来得正逢其时。”松滋市水产局副局长谢康乐说,稻田综合种养包括虾稻共作、鳖虾鱼稻、稻鳅蛙、稻虾蛙等多种生态种养模式,能高度集成水稻种植和水产养殖,生态环保、循环高效,正好契合松滋生态立市战略和土地资源相对稀缺现状,为松滋水产业发展寻找到了一个新的突破口。
40岁的涴市红花村养虾大户张家政,庆幸自己赶上了生态养殖小龙虾的大潮。2014年,他流转了村里闲置的30亩冷浸田,将之改造为虾稻综合种养。“不打农药不施化肥,第一年就投了些小麦玉米,放了些水草,捕虾时抓大留小,当年就收入8万多元。”
尝到甜头的张家政次年将养殖面积扩大到50亩,提高养殖技术,抓住了销售时机,收入超过25万,带动了周边20户农户投入到小龙虾养殖。2016年还成立了小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在工商局注册了“杨屋垵子”小龙虾商标,目前正在申请国家的“无公害小龙虾”认证。
“生态种养在小龙虾养殖过程中不使用抗生素,通过水草和微生物调控水质,稻田不用农药化肥,采用杀虫灯等措施防治病虫害。”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苏应兵教授说,这种方式能逐步修复稻田土壤和生态,生产的粮食和小龙虾均为绿色食品,真正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稻渔共赢、提质增效、生态环保”。
生态产业高效养殖带来丰厚回报
金秋十月,涴市镇红光村,刚刚割过的稻茬散发出新鲜的谷香味。稻田一侧约4米宽的回形沟内,蓝色的凤眼莲花开正艳。有些泥泞的沟坡上,小龙虾栖息的洞眼一个挨着一个。村民孙武俯身提取虾笼,一出水,便听见窸窣骚动之声,三五只鲜红的小龙虾活跃其中。他对检查结果相当满意,“种虾状况良好,明年开春就看它们的了。”
2013年,孙武看好生态种养的利好前景,租下这片百家湖荒地,聘请水利专家设计荒湖水系,形成内涝能排、外洪能挡、干旱能灌的合理化水系,成功地将荒湖变成了田成方、路硬朗、水畅通的现代化生态养殖基地。
在涴市,鑫满堂公司建立起自己的冷链物流,将自家“荆满塘”品牌小龙虾和其他水产送至重庆、浙江外省餐桌;拿到南海、纸厂河两个乡镇近3000亩流转土地的“绿晟”公司,逐渐成长为松滋稻田综合种养的领军企业……
“云天”“绿晟”“红花湖”等一大批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新型农民经营主体成长起来,也带动了当地贫困人口脱贫。小龙虾虽小,却是大产业、大民生。
养殖规模的爆发式增长,除了虾农追求经济效益的内生驱动力,也是因为政府部门的适时引导。近些年,松滋不但引导土地流转市场有序推进,为养殖户承包成片稻田创造条件,还加大配套引排水系统建设,对沟渠河塘进行清淤整治。这些都进一步深化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了资源配置结构。
一个产业的培育壮大,意味着政策、资本和资源的不断聚集,同时也意味着竞争会更加激烈。专家预测,小龙虾在未来5至10年内仍然属于朝阳产业。但松滋政府和部门居安思危,考虑得更为长远。小龙虾作为食材,“绿色、放心”必定是核心竞争力,而良好的生态养殖环境正是松滋优势所在。目前,松滋在实施虾稻综合种养过程中,正努力打造万亩绿色农产品产业带,争创多个无公害、有机认证和绿色农产品或品牌,与外地科研团队合作,积极推动富硒小龙虾养殖与品牌推广,以保证松滋小龙虾产业行稳致远。(记者张学军见习记者赵燕灵胡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