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英文版云上荆州魅力荆州今天是: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平台 > 政府公报 > 正文
政府公报2017年第2期
信息来源: www.828365.com网 | 发布时间:2017-03-17 15:08

    杨 智 同 志

    在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7年2月27日,根据录音整理)

    同志们:

    今天春光明媚,我们来到美丽的洈水和卸甲坪,以现场会的方式部署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是美好的愿景,是习总书记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一个系统工程,涵盖面非常广,涉及产业发展、城镇建设、特色小镇、污水治理、垃圾处理、全域旅游,还包括植树造林、美化山川,需要统筹协调处理好山水林田湖的关系。正因如此,今天的会议规模比较大,除了县市区、乡镇党政一把手,还有农业、住建、规划、旅游等部门。这次会议筹备了一年多,主要是出于市县乡镇集中换届的统筹考虑,避免出现开了会、受了培训的同志,换届了不抓这项工作了,但新当选的同志又没有来开会了解会议精神的情况。所以,市委决定在换届之后,干部选定了,再来撸起袖子加油干,再来明重点、作部署。为什么选择洈水和卸甲坪,我想今天大家观摩了之后,不仅感受到春天的美,更感受到城镇的美。对于什么是美丽乡村、什么是特色小镇,如何建设美丽乡村、特色小镇,不仅一目了然了,也胸有成竹了。洈水小镇在几个月的时间内,就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这是可学习、可复制的,对我们其他乡镇也很有借鉴意义。下一步,根据李新华同志的安排,还要带领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到外地观摩学习;并组织分管同志到院校培训,确保专业人做专业事;还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重点乡镇书记、镇长采取订单模式进行培训。既做到理论武装头脑,又结合外地先进经验,推动科学发展、绿色发展,争取不走弯路、一步建成,用最短的时间实现建成美丽乡村的梦想。待会,新华书记还将作强调讲话,大家要认真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先讲四点意见。

    一、观全局、明大势,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第一,建设美丽乡村顺应的是上级的政治要求。习总书记强调,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美丽乡村建设进行安排部署。建设美丽乡村,既是党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深化调整,也是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行动,我们务必强化政治意识、看齐意识,坚定不移地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第二,建设美丽乡村契合的是荆州的发展需求。毛主席说:“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荆州是农业大市,农业有基础、有体量、有优势,但大而不强的问题尤为突出。我们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核心任务之一就是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真正把农业打造成为第一产业。只要我们咬定目标、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具体实践中,拿出荆州方案,形成荆州经验,作出荆州作为。

    第三,建设美丽乡村满足的是现实的群众诉求。我们必须看到,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问题是农村发展滞后、农民持续增收困难,目前我市有10万群众还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正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据权威机构统计,在全民旅游、全域旅游的带动下,去年全国乡村旅游达到13.6亿人次。一个景点富裕一个村庄,一片山水富裕一方百姓。我们现在抓美丽乡村建设,就是要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开发旅游资源,培育特色产业,繁荣一方经济,改善群众生活。在这点上,洈水和卸甲坪为我们提供了生动案例。因为市委大胆决策,引进鄂旅投,成功促使汽车(房车)露营大会落户洈水,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投入达到1个多亿,顺利通过全国4A级景区验收,成为全国首家五星级汽车自驾运动营地。卸甲坪春节期间平均每日接待两三千人,一度突破五千人,老百姓的农副土特产品销售十分火爆,不仅企业有收益,老百姓也赚得盆满钵满。

    二、定目标、明标准,科学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建设美丽乡村,首先要清楚到底什么是美丽乡村。习总书记说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进而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制定并发布了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对此,我们首先要明确以下四个价值判断。

    第一,从审美层面看,美丽乡村是农村之美和城市之美的高度融合。农村之美,美在田园、美在自然。城市之美,美在规划设计、美在功能完备。建设美丽乡村,要把这两者有机统一起来。一要强化规划引领。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经验,就是坚持规划引领,包括县市区、乡镇,都是请专家大师高标准制定规划。我们做美丽乡村建设的规划,也要请顶级专家,请大师来做设计。要把规划的过程,作为一次发展理念、生活习惯革命的过程,把城乡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以景区的理念规划全域,努力做到各类规划无缝对接,实现城乡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强调规划,就要重视管控。刚才公安县斑竹垱镇介绍的规划管控经验就很有效,我们今天看到的卸甲坪中心镇区,也是先规划、后建设,布局很合理,功能很完善,建筑风格很统一、很有特色,这些都值得大家认真学习、参考和借鉴。二要均等公共服务。建设美丽乡村,必须完善小城镇功能。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要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做好集镇建设。当前,要认真研究乡镇公共服务问题。集镇就像家庭住宅一样,要有几室几厅,要有相关功能,不能都搞成老百姓的民居,还要有广场、商场、剧场等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像大家刚才观摩的东方超市这样的商业综合体,这些都不要贪大求洋,但是要配备,满足群众购物、健身、文化等活动需求。特别是几个省级“四化同步”示范镇,一定要做好规划、建设和管理。

    第二,从建设层面看,美丽乡村是个性和特色的充分彰显。建设美丽乡村,不能简单地复制、照搬,要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切忌千村一面。一要坚持荆楚特色。以建筑特色而言,荆楚派的特征是“高台基、深出檐、红黄黑”,当然,还有“美山墙、巧构造、精装饰”,但其他建筑流派也有这方面的特征。这是楚人结合气候、环境、审美等标准设计的,是与自然、地理、人文紧密结合的建筑特色。荆州现在一些特色民居,其实大多是徽派建筑,没有体现我们自己的个性和特色。美丽乡村的“荆州版”,一定要有荆州独一无二的内涵与特征。二要坚持因地制宜。建设美丽乡村,必须充分考虑村庄差异、历史沉淀、经济状况、民俗民风,要突出“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体现各地条件的差异性,不搞“一刀切”,不搞大拆大建。像洈水镇,通过小投入的黑化、亮化、净化、绿化改造,小镇有章有序,一看就清清爽爽,所以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建设不一定要重金打造,镀金镀银。再就是不仅建筑风格,包括主导产业也要有所差异,今天碰巧两个镇的主导产业都是旅游业,但今天我们开美丽乡村建设会的目的并不是要求大家都去搞旅游,大家千万不要理解为美丽乡村就是全域旅游。美丽乡村,特色小镇,产业第一,但产业还要根据资源禀赋和相关优势,做到因地制宜,不能东施效颦,千篇一律。像岑河的婴童服装制造、新沟的农产品加工,就是本地的特色产业,就要围绕这些特色产业做文章。

    第三,从设计层面看,美丽乡村是师法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相得益彰。村落的形成是社会形态和客观自然发展的组成部分,有其自身的规律性,美丽乡村建设也必须遵从和顺应规律。一要坚持尊重自然。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荆州水网密布、湖泊纵横,我们建设美丽乡村,要尊重这种地理特点。过去由于我们经常人为的挖山推山、挖断河流、侵吞河道、填湖造田,现在我们不仅不能这么做,还要逐步纠正,积极退田还湖、恢复河道、护山爱山,将山水林田湖融为一体,尊重其原始风貌,体现自然风光。二要坚持生态优先。古往今来,田园诗备受推崇是有原因的。“小桥流水人家”。我们人人都有一个山水田园梦。这种情结建立在农村原真的自然风光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之上,这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点。江汉平原地区,生态不可谓不好,但生活习惯、卫生习惯欠佳,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丢乱倒现象十分突出,有些地方农业面源污染、水污染触目惊心。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要把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我们在平原地区修的房子,花费可能比卸甲坪的特色民居要大,但是却没有卸甲坪的好看,什么原因?就是不注重设计,市县两级作了很多工作,也给大家推荐了图纸,但大家用的很少。希望县市区委书记和县市区长下去后着重的抓一下民居设计,做到见贤思齐,什么好我们就学什么。

    第四,从发展层面看,美丽乡村是产城融合和群众参与的共同产物。建设美丽乡村,不是政府上台、自弹自唱的独角戏,而是群众参与、企业参与、产业登台的大合唱。一要强化产业支撑。农村姓农,发展农村经济还是要从农业着手,发挥农村的资源禀赋,挖掘美丽乡村的“富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康养、观光,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尤其是那些尚未脱贫的贫困村,更要突出绿色生态安全,选准产业方向,靠产业脱贫,靠产业致富。二要发动群众参与。要像创卫一样,宣传发动、引导带动。制定和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方案,要与群众多商量、一起想办法。要探索建立积极有效的群众参与机制和科学有效的激励引导机制,充分激发群众参与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洈水引进了鄂旅投,卸甲坪引进了民盛地产、东方超市,这说明我们要善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三、打基础、明重点,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第一个重点,要突出“五通”,完善基础设施。重点是要畅通“毛细血管”,打通水、电、路、气等“最后一公里”。路要安全通畅。对重要乡道,要按照三级以上公路等级标准加快升级改造;对通村公路,要大力实施窄路面加宽、规模以上自然村通畅、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和安全生命防护“四大工程”,巩固“村村通客车”成果,满足群众安全便捷出行需要。水要安全通达。加快村镇集中供水设施建设,推进城乡区域供水与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并网扩容,确保到2020年,全市农村供水普及率和水质卫生合格率达到100%。电要通行无阻。抢抓国家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机遇,加快建成满足负荷要求,智能化程度较高的农村电网,今年要基本消除农村电网供电“卡口”和低电压现象。网要四通八达。顺应农村电商发展趋势,加快推进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网速带宽,推动农村大产地与城市大市场农超对接、互联互通。气要直通农村。到2020年,城郊村、重点村要接通天然气管道。暂时不能通天然气的村,要加强户用沼气池和其它节能环保清洁能源建设。

    第二个重点,要突出“五治”,改善人居环境。一要治污水。2月23日,省政府召开全省乡镇污水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通报了岑河、普济、汴河三个乡镇污水处理厂无法正常运营或满负荷运行等问题,建成后“晒太阳”。李新华同志多次讲到,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管网没有配套,而不在于污水处理厂本身。下一步,我们已经建成的怎么处理,没有建成的怎么规划,到底建多少个污水处理厂科学,是不是每个乡镇都要建,可否把管网引进去,几个镇共用一个?管网怎么实现雨污分流?怎么能收集更多的农村污水?就农村污水治理,我已安排市环保局专门研究,同时也希望各县市区认真研究,既要本着解决问题的态度,又要实事求是的制定务实管用的办法。我们既要建,也要防止一阵风、不切实际,要花最少的钱,达到最好的效果,底线是要按照省政府要求,保质保量完成。还有包括垃圾处理厂,我们怎么布局,是一个县建一个还是几个县合建一个?总之,要科学规划,不要机械处理,避免形式主义。二要治垃圾。去年,荆州区、松滋市通过全省第一批农村生活垃圾全域覆盖验收,今年要进一步提档升级,为全市作出示范,打造样板;沙市区、监利县、江陵县要尽快解决垃圾中转站建设、垃圾焚烧厂扩容、恢复垃圾清运处理体系等难题,确保今年通过省级验收;公安县、洪湖市、石首市要抓紧解决垃圾终端处理设施问题,今年上半年务必全面开工,争取2018年达标验收。要按照“五有标准”,即有完备的设施设备、有成熟的治理技术、有稳定的保洁队伍、有完善的监管制度、有长效的资金保障,全面推行“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运转、县处理”的模式,确保今年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2018年实现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全覆盖目标。三要治村貌。要突出扫干净、摆整齐、拆顺畅、配设施、保常态,大力开展改厕、改圈、改厨、改排的“四改”活动,全面整治建筑乱搭乱建、杂物乱堆乱放、垃圾乱扔乱倒、污水乱泼乱排“八乱”现象。同时,扎实推进“绿满荆州”,加快实施乡村绿化工程。要抓紧策划方案,在春季掀起一场大范围的植树造林活动。谁种树、种什么树、种在哪里,都要策划好,要让人民群众都参与进来,要采取多种方式让植树活动成为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这里,我强调一下,如果不能在2年内完成净增植树造林面积127万亩,所辖区域80%的县市成功创成省级森林城市的目标,我市就无法达到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要求。目前,造林任务已经分解安排,希望各地按要求抓好落实,今年务必完成造林65万亩的目标,六个县市区务必要加快创建省级森林城市步伐,促进全市早日创成国家级森林城市。俗话说,一俊可以遮百丑,把树多植一点,有百利而无一害,人们看到树、水、山,就会心旷神怡。四要治面源。系统治理农业面源污染,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五要治危房。市住建委作为牵头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主动与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做好农村危房的鉴定普查、项目实施等工作,力争到2020年全面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

    第三个重点,要突出“五为”,培育特色小镇。打造特色小镇,我们要有一种工匠精神:有画匠的谋划,描绘好蓝图;有雕匠的工艺,打造精品;有锁匠的诀窍,破解瓶颈;要有铁匠的毅力,淬火成金。规划上,要为“高而专”。按照“多规融合”、“产城融合”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编制建设规划。正所谓“富规划、穷建设”,“富规划”就是标准起点要高,哪怕建不成,也要留足空间,要舍得花钱,请大师和专家来做,规划做不好,花再多钱也搞不出品位来。刚才我已经说过,编制规划要舍得花钱,敢于请国际、国内知名专家团队和大师来做。小城镇要承载大梦想。最起码全市的13个国家级重点镇、3个国家历史文化名镇、1个国家旅游名镇、9个省级中心镇、11个省级特色镇、2个省级旅游名镇,都要有建成全国知名特色小镇的目标。今天我们重点镇的书记或镇长都来了,大家要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志当存高远,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但也不要好高骛远、不切实际。这些重点镇的规划,县市区长要亲自抓。今年,要完成省级以上特色镇、各类试点示范镇镇域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全市规划中心村村庄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机制上,要为“新而活”。以“四化同步”示范镇为基础,实施“两个一批”行动计划,即巩固提升一批现有示范乡镇,培育创建一批特色乡镇。目前国家要建1000个左右,省里要建50个,荆州这么好的资源,不能放弃,要努力争取。按照省政府文件要求,省级特色小镇范围内的建设项目,可以优先申报国家专项建设基金和相关专项资金,各地要认真谋划,切实抓住建设机遇。创建特色小镇,大家要重视、要争创。前不久,国家公布了第一批特色小镇,湖北省有5个,分别是宜昌市夷陵区龙泉镇、枣阳市吴店镇、荆门市东宝区漳河镇、红安县七里坪镇、随县长岗镇。很遗憾,荆州没有乡镇进入榜单,像新沟镇,产业基础很好,却没有挤进去。我们为什么要搞五城同创,就是因为验收有标准,标准很完善,达到了这个标准,城市功能就完善了,城市品位就提升了,城市档次就提高了。在创卫过程中,我们一条重要经验就是精准创卫,验收什么,我们就干什么,缺什么,我们就补什么。创特色小镇也是这样,既然要创,就按照确定的规则来、指定的标准来。希望大家认真对照学习省政府《关于加强特色小(城)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鄂政发〔2016〕78号)文件,根据创建标准补齐短板。也希望市住建委继续谋划特色小镇创建,并及时报送相关情况,便于市委、市政府加强指导。产业上,要为“强而特”。产业是小城镇的生命力。创建特色小镇,必须坚持产业立镇,根据区域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挖掘本地最有基础、最具潜力、最能成长的特色产业,打造出具有持续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特征的独特产业生态,使每个特色小镇和小城镇都有一个特色主导产业,实现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即便是几个小镇主攻同一产业,也要坚持差异定位、细分领域、错位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推进集群发展,构建起集产业链、投资链、创新链、人才链、服务链于一体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功能上,要为“聚而合”。聚,就是聚集,所有特色小镇都应兼具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合,就是融合,四大功能都要紧贴产业定位融合发展,形成“小空间大集聚、小平台大产业、小载体大创新”的发展格局,打造一批生产、生活、生态有机结合的重要平台。形态上,要为“精而美”。精,就是骨架要小、节约集约,根据省政府文件精神,一般规划面积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建设面积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美,就是颜值要高、气质要美。特色小(城)镇要按照国家3A级景区标准建设,旅游产业类特色小(城)镇要按照湖北旅游名镇标准建设。

    第四个重点,要突出“五转”,强化产业发展。发展农村经济,关键是建立致富的内生机制。我们要从产业富民的角度出发,把农村产业发展放到重中之重的位置。一要创建百亿斤粮食大市,加速土地规模流转。提出创建百亿斤粮食产能大市,不仅仅是因为省里下了硬任务,而是因为荆州有创建的基础,必须把握当前的创建机遇。今年的重点,一方面新建51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的任务要加快落实,另一方面要推广荆楚种业大规模生产方式,引导土地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流转。二要推广“福娃模式”,促进生产方式转变。打造市场农业、规模农业、科技农业、生态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福娃实践,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荆州样板”。每个县市都要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施稻渔综合种养、集中育秧、机械插秧和超级稻种植技术,延伸农业生产链条,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三要发挥“农高优势”,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农业是全市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相对短板,补齐这个短板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和创新。最近,科技部徐南平副部长和专家考核组赴荆考察指导了农高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工作。我们要坚持以农业为特色,产学研相结合,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今年要建立20家以上院士专家工作站、省级以上研发中心、实验室,引进科研院所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把农高区打造成江汉平原农业科技创新的中心。四要推动资本下乡,积极承接资本转移。要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吸引工商资本上山下乡,到农村“租”田“购”地、“圈”山“买”水、兴办实业。这个“实业”不是办工厂,而是要用现代市场理念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尤其要重视和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对外,要注重引进一批全国知名电商平台;对内,要重点抓好中国绿谷网、荆楚味道等网商平台,大力发展订单直销、农超对接、连锁配送等农产品销售模式,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起来。要做到两手抓,一手抓电商建设,一手抓农村市场体系建设。什么是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就是市县镇村四级商用网络,像今天观摩的东方超市,就是国家商务部授牌的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示范企业,我们引进东方超市提出的要求就是,不能只顾利益导向,要按照相对均衡布局原则,既要吃肉,也要啃骨头,一个一个县的推,一个一个乡镇的铺开,扩大覆盖面。希望我们每一个集镇、每一个村早日都能有这样一个规模适度的超市或小店。

    五要实施“全域旅游”,推进旅游模式转轨。全域旅游,国家也在大力推广,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什么是全域旅游?首先是理念的创新,是发展模式的创新,就是由景点发展模式向全域旅游发展模式转变。围绕全域统筹规划,全域资源整合,全要素综合调动,全社会共治共管、共建共享的目标,在推动综合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取得新突破;将全域旅游发展贯彻到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等各类规划中,在旅游引领“多规合一”方面取得新突破;坚持个性化、特色化、市场化发展方向,实施乡村旅游后备箱行动,推动农副土特产品通过旅游渠道销售,增加农民收入。后备箱行动今天大家也感受到了,洈水也好、卸甲坪也好,游客眼睛看到的是我们秀美的自然风光,汽车等后备箱装的是本地土特产品、农副产品,这就叫后备箱行动。全域旅游发展,过去湖北省只确定了荆州区一家作为省级全域旅游试点县市区,经市委研究后,决定把全域旅游模式在全市1.4万平方公里范围内推广,就是要打破景区、景点的界限,做到全市处处是景点、处处是景区,促进旅游“六加一”,即“吃、住、行、游、购、娱”加厕所革命,在我市全域推广。

    推进全域旅游是我市新阶段旅游发展战略的再定位,是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变革。在战略层面,我们要有大旅游格局观,把荆州作为旅游目的地来建设,把文化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把全域旅游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头戏,推动荆州境内旅游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实现从单一景点景区建设和管理到综合目的地统筹发展转变,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从粗放低效旅游向精细高效旅游转变。在战术层面,要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一项一项抓落实,真正让丰富的文化宝藏成为现实的资源。去年,市政府已与平安银行共同发起设立125亿元的文化旅游产业基金,重点支持荆州古城五环5A创建,升级松滋洈水、石首天鹅洲、荆江南北闸、洪湖岸边是家乡等旅游板块,发展乡村旅游,积极开发工业、农业、健康养生、农村休闲等特色旅游。各地要抓住机遇,强化本地旅游项目的包装策划,利用基金推动本地旅游借力快速发展。要深化美丽乡村连片建设,规划美丽乡村风景带和精品线路,努力把交通沿线建成风景走廊、村庄建成特色景点、农家庭院建成民宿客栈,真正形成村点出彩、沿线美丽、面上洁净的美丽乡村格局。

    对于不同层次的景点景区,要引导不同实力的市场主体去开发:对于世界级的资源如纪南生态文化旅游区、楚王车马阵、荆州古城等这些别人无法复制的核心竞争力,就要引进世界级战略合作者做成世界级的大项目;这里,给大家通报一下,李新华同志已与西安曲江文化集团负责人达成合作意向,同时将联手深圳华侨城,投资150亿打造楚纪南城,并就荆州博物馆周边进行改造,打造文博园,四月份有望签约和举行论坛,这是继深圳华强项目之后引进的又一个投资过百亿的旅游产业的大项目、大企业。对于民间资本有意愿、有实力开发的中小型景点景区,要按照分层次引进原则,积极让渡给他们去开发,如卸甲坪温泉、鄂旅投洈水汽车基地等;再比如,在核心景区之间、在旅游公路两边、在国省道沿线,适当开发乡村旅游景点,将农家乐、休闲游、乡村客栈等打造成为“精品乡村旅游”项目,这就要引导农民来做,乡村旅游的重要目的是富民,要让农民受益;同时,还要注意,把我们的文化推荐出去,比如荆州区的马山民歌、沙市的“汉剧”、松滋公安的说鼓子等等,都要在适当的景点景区推出去。像曲尺河温泉酒店,我们要善于经营,除了要有一泡澡,还要有一台戏、一桌菜、一袋礼品等。要有文化自信,充分认识到土到极致就是洋,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我曾经对马山的镇长说过,如果马山民歌失传了,你就失职了,要积极创造条件推广马山民歌。

    四、讲政治、明责任,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今年,市委、市政府把美丽乡村建设、招商引资、五城同创,作为全党动员、全民参与、全域覆盖的三件大事高位推进。城区抓五城同创,县市抓美丽乡村。市里成立了领导小组,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各县市区和乡镇政府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责任主体、实施主体,要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程,党政一把手要亲自谋划、亲自部署,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责任人,并制定相关政策,摸排资金来源,决不能等、决不能拖。今天,市委组织召开会议,吹响了集结号、下达了动员令。下去之后,大家要撸起袖子加油干。

    二要强化资金保障。省里已明确,积极支持各县市区统筹整合使用相关项目资金用于美丽乡村建设。各县市区要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司其职、各记其功”原则,整合利用各类涉农资金,集中财力投向美丽乡村建设。要千方百计向上争取扶贫、灾后水利薄弱环节建设、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城镇污水管网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同时提前谋划包装一批符合政策、前景广阔、可随时上报的大项目、好项目,不打无准备之仗,不错过任何一次机会。要通过市场运作方式,采取PPP模式、发行政府债券等方式,鼓励不同经济成分和各类投资主体以独资、合资、承包、租赁等多种形式参与项目建设。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鼓励引导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乡贤通过冠名认捐、成立专项基金等方式,结对帮扶美丽乡村建设。总之,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使出洪荒之力,都来关心、支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三要严肃督办考核。现在有地方和部门,不检查工作就不重视,不督办工作就不落实。今天的会议召开之后,我们推进美丽乡村的核心手段就是抓督办考核,要综合运用重点督查、专项督查、阶段性工作督查、市级领导带队抽查等多种形式,加大对重点环节和突出问题的排查整治力度,确保各类问题及时发现、梳理和解决。要把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纳入对县(市、区)年度综合考评重要内容,市农办要迅速拿出考评标准,制订考核办法,定期组织考核验收。相关部门和各县(市、区)也要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对乡镇工作的考核内容,工作不力的,要严格追责问责。

    最后,我再强调几项重点工作,一是脱贫攻坚。要注重相关数据的精准,如果再出现差错省里要追究责任;要防止层层加码,不是越早完成脱贫任务越好,关键是要实事求是,真实可靠,保质保量;不能搞简单的“输血”,要注重“造血”,不能一兜了之,当前要像植树造林一样,掀起脱贫攻坚的春季热潮。二是安全生产。这项工作已多次部署和安排,这里就不讲了。三是项目建设。投资是稳增长的“定海神针”,招商引资是重中之重。三月份,省委、省政府将在荆门召开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现场会。今年还要在每个市州拉练,看大项目、看新项目、看好项目,看得市州书记市长脸红流汗。如果没有高大上的项目,李新华同志和我脸上都挂不住。所以,市委、市政府正在谋划,把一季度一次的投资会的形式改一改,看能否一次拉练两个县市区,一年下来,争取把全市各地的重大项目都观摩一遍,不管有还是没有,客人来了你总要端一盘菜出来,这有利于我们展示项目亮点、加强交流学习、互相借鉴鼓励,也有利于自加压力、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四是河道采砂。习总书记提出“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去年中央环保督查组也指出我们对长江大保护精神落实还不够,目前督察组就我市突出环保问题整改落实情况还没有反馈意见。但我市因河道采砂已被上级约谈,并明确指出失职渎职的要追责,这项工作是行政首长负责制。昨天晚上,我也和荆州区、监利县、洪湖市政府主要负责人谈了话。总之,请大家高度重视,要对全市相关水域非法采砂严峻形势有清醒的认识,并按相关规定及预案要求抓好落实。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汛前检查,抓好督办。希望市县共同努力,履行好共同职责,实现河道采砂管理规范有序。

    同志们,建设美丽乡村,是时代的呼唤,是群众的期盼。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脚踏实地,求真务实,锐意创新,开拓进取,努力开创美丽乡村建设新局面,为“勇当多极发展排头兵,实现荆州十年大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www.828365.com关于

    2016年度全市优秀企业家转型升级先进企业服务工业经济先进单位的通报

    荆政发[2017]3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荆州开发区,纪南文旅区,华中农高区,市政府各部门:

    2016年,全市各地各部门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克难攻艰,扎实工作,工业经济实现平稳发展,涌现出一批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并取得突出成绩的优秀企业家、转型升级先进企业以及服务工业经济的先进单位。为进一步振奋精神、激励斗志,促进全市工业经济再上台阶,市政府决定,对陈涵霖等30名全市优秀企业家、荆州南湖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等30家全市转型升级先进企业、荆州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等55家全市服务工业经济先进单位(名单附后)予以通报。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工业经济优化结构、转型发展的重要一年。希望受通报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发扬成绩,不断进取,再创佳绩。全市各地各部门和各企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发展新理念,优化服务发展的新举措,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7年1月25日

    2016年度全市优秀企业家

    转型升级先进企业服务工业经济先进单位名单

    一、全市优秀企业家(30名)

    陈涵霖     湖北恒隆汽车系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

    胡宇杰     高田(荆州)汽配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

    廖彬斌     湖北五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邓家贵     湖北菲利华石英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传兵     荆州市亿钧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肖中山     四机赛瓦石油钻采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  军     湖北骏马纸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侯福财     荆州荆福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董事长

    胡秀容     湖北小胡鸭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甘  俊     荆州市江汉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李卫军     湖北鑫宝马弹簧有限公司总经理

    沙  静     荆州市江陵申达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

    叶辉军     荆州市江陵晋安消防器材有限公司总经理

    梅  林     湖北白云边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邓继涛     葛洲坝松滋水泥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卫斌     湖北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杨文春     湖北海兴卫生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朱弟雄     湖北凯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先兵     湖北新生源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黄鑫凤     湖北金安纺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童  超     美灵宝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郭祥盛     湖北枫林酒业酿造有限公司董事长

    管宏道     湖北金利丰纺织制衣有限公司总经理

    欧阳敦青   湖北华美阳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谢松柏     福娃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任作辉     湖北元宗家居有限公司董事长

    郭贵华     湖北祥兴纸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伏林     湖北长江石化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

    易乔木     长利玻璃洪湖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伏生     湖北洪乐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二、全市转型升级先进企业(30家)

    荆州南湖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湖北凯乐量子通信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能特科技有限公司

    荆州市海大饲料有限公司

    荆州市津津纺织有限公司

    荆州市江汉众力实业有限公司

    湖北东信药业有限公司

    荆州市天宇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荆州市红叶针织服饰有限公司

    荆州荆福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荆州亮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美克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荆州市龙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亮锐科技(湖北)有限公司

    松滋市金犀牛纺织服饰有限公司

    湖北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凯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索瑞电气有限公司

    湖北车桥有限公司

    湖北荆江源车桥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吉象人造林制品有限公司

    湖北钱潮精密件有限公司

    湖北绿城塑业有限公司

    玉沙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磁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湖北应鑫铝业有限公司

    湖北泉鸿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湖北圣迪容器制造有限公司

    洪湖市蓝天安环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三、全市服务工业经济先进单位(55家)

    荆州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荆州市政府金融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

    荆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荆州市人民检察院

    荆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荆州市总工会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荆州分行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荆州供电公司

    湖北大正投资担保有限公司

    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湖北省国营沙市农场

    荆州市公安局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

    荆州市环境保护局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

    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住房和建设局

    荆州区财政局

    荆州区发展和改革局

    荆州区政府金融领导小组办公室

    荆州区国家税务局

    荆州区科学技术局

    荆州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湖北荆州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沙市支行

    沙市区国家税务局

    沙市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沙市区财政局

    江陵县妇女联合会

    江陵县财政局

    江陵县国家税务局

    江陵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江陵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松滋市财政局

    松滋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松滋市环境保护局

    松滋市政府金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松滋市国家税务局

    公安县工商行政管理局

    公安县经济和信息化局

    公安县供电公司

    公安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公安县民生担保有限公司

    石首市国土资源局

    石首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石首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石首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监利县城乡规划局

    监利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监利县经济和信息化局

    监利县发展和改革局

    监利县水利局

    洪湖市政务服务中心

    洪湖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洪湖市国土资源局

    洪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洪湖市财政局

    华中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建设局

    湖北华中农业高新投资有限公司

    www.828365.com关于

    印发荆州市消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的通知

    荆政发[2017]4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荆州开发区,纪南文旅区,华中农高区, 市政府有关部门:

    现将《荆州市消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2017年2月7日

    荆州市消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2016—202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湖北省消防条例》《湖北消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和《荆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为切实做好全市“十三五”时期消防工作,结合我市实际,特编制本规划。

    一、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湖北省消防条例》等法律法规,全面落实“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深化“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全面加强城乡消防工作,深化社会消防管理创新,健全完善综合应急救援机制,切实打牢全社会火灾防控基础,有效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发生。

    (二)基本原则。以中央深化公安改革的框架意见和我省配套方案为指导,建立和完善适应全面深化改革要求、符合我市实际的消防工作新体制、新机制,健全公共消防安全治理体系,着力解决消防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瓶颈制约,推动全市消防工作全面协调发展,努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三)工作目标。到“十三五”末,全市消防工作社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法规制度进一步健全,政府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单位主体责任有效落实,公共消防安全基础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基本匹配,公民消防安全素质普遍增强,抗御火灾和其他特殊灾害事故的整体能力持续提升,重特大火灾尤其是群死群伤火灾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全市社会消防安全环境不断改善。

    1.地方消防法治建设进一步健全。研究出台符合市情的消防规范性文件,深入贯彻“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实现依法治火、依法行政、依法监督,构建“任务自领、隐患自改、责任自负”新格局。

    2.消防安全责任体系进一步完善。将公共消防设施和装备建设、消防经费、社会消防力量发展、重大火灾隐患整改等纳入政府任期工作目标,纳入综合治理、安全生产目标考核、政务督查等工作内容,逐级签订消防工作目标责任书并实行专项考核。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建立健全消防安全领导机制,乡镇(街道)应明确专(兼)职人员负责协调、联系消防工作,依法履行消防管理职责。构建更为全面的事前定责、事中问责、事后追责的消防安全责任制体系。

    3.公共消防安全基础进一步夯实。推动城乡消防规划与总体规划同步编制、同步修订、同步实施。以“普通站特勤化、特勤站专业化”为目标,突出辖区特点,加强基础实用、新型高效车辆装备配置,实现个人防护、抢险救援装备达到《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要求,且年增长率达到20%。新增消防车30辆、工程机械车5辆以上,建强“159”战勤保障体系,提升保障能力。市政消火栓建设做到“新城区按标建,不欠新帐;老城区按需建,补齐旧账”,建有率达到100%。

    4.社会消防安全环境进一步改善。创新消防网格化管理,发展消防安全群防群治多元化组织,鼓励村(居)民参与消防公益事业,建立健全社区邻里守望、单位多户联防的消防工作机制,提倡家庭配备常用灭火器材、高层住户配备逃生器材。努力控制火灾隐患增量、减少存量,最大限度遏制重特大火灾,减少群死群伤火灾事故,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5.公众消防安全素质进一步增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机制基本形成,多种形式消防宣传队伍普遍建立,各类消防宣传设施进一步完善,消防宣传形式与内容更加贴近社会需要。有效整合社会资源,不断拓展消防宣传阵地,创新消防宣传手段,努力构建“政府领导、部门协同、单位负责、群众参与”的社会化消防宣传新格局,全民消防安全常识知晓率大幅提升,消防安全常识广泛普及,遵守消防法律法规的自觉性普遍提高,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扑救初起火灾和逃生自救互救能力明显增强。

    6.多种形式消防队伍进一步壮大。重点镇、中心镇、历史文化名镇及其他经济较为发达、人口较为集中的乡镇政府专职消防队逐步按照建设标准达标创建,2017年全国重点镇全部完成达标创建,2020年其他符合建队标准的建制镇全部完成达标创建。招聘专职消防队员和文员,补充一线灭火救援、消防宣传、消防监督警力。日常运行公用经费由各级财政部门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参考现役消防部队业务费基本支出统筹安排。

    7.综合应急救援能力进一步提升。新建市应急救援训练基地,完善实战化模拟训练设施,建立新型“数字化”预案体系,常态化开展多部门、多力量参与的灭火与应急救援实战演练,全面提升社会综合应急救援能力。更加注重科技兴警,为构建立体化、全覆盖的社会火灾防控体系,打造符合实战要求、体现实战特点的现代警务勤务机制提供有力支撑。

    二、主要任务

    (一)加强消防法治建设。

    1.推进科学立法。提请人大贯彻落实消防法律法规和湖北省的地方性消防法规。研究制定符合我市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的地方性消防规范性文件。完善消防立法和社会公众沟通机制,探索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强化各级政府、部门、单位和个人的消防安全责任规定,研究解决消防法律法规执行难点。逐步出台消防规划、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社会消防安全治理创新、经费保障等规定和实施办法。深化改革便民利民措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2.加强严格执法。建立人大监督消防工作长效机制。市、县两级人大每年定期听取和审议本级人民政府消防工作报告,开展贯彻消防法律法规执法检查。2020年前,全市力争实现人大监督消防工作常态化。强化政府政务督办,每半年开展消防工作督导,推动各县(市、区)、行业部门全年消防工作落实。继续推动消防执法规范化建设,深入开展执法理念教育,不断提高消防执法队伍业务素质、规范消防执法流程,消防行政审批和行政处罚结果、法律文书在网上公开。全面推广使用消防移动执法终端、执法记录仪。严格落实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和涉法信访案件倒查,加强社会舆论监督。聘请人大代表、新闻记者、司法干部担任廉政监督员,采取座谈讨论、问卷调查、邀请现场监督等形式,广泛征求对消防执法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提高消防执法工作公信力。

    3.促进全民守法。开展消防普法教育,全面提升消防法律法规知晓率。落实火灾隐患举报投诉奖励制度,广泛宣传“96119”隐患举报热线,鼓励群众举报消防违法行为。利用报刊、村村响消防小广播和荆视“直通119”等媒介,定期开展消防法制宣传,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发挥学校、企业、社区教育平台,广泛开展消防宣传教育。

    (二)深入落实消防安全责任。

    4.落实消防工作领导责任。深入贯彻落实《湖北省消防安全责任规定》,各地各部门出台贯彻落实意见,进一步明确消防工作职责。推动乡镇(街道)建立完善消防安全组织,逐级明确消防安全负责人和专职消防管理人员,打通消防工作“最后一公里”。严格落实消防工作考核实施办法,建立健全消防工作考核评价体系,考核结果交由干部主管部门,作为对政府及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综合考评的重要依据。加大火灾责任事故追究力度,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对火灾责任事故的责任单位及个人依法进行查处。

    5.实现消防安全委员会平台实体运行。市、县两级制定消防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和议事规则。严格落实每半年一次联席会议制度,集中研究解决隐患治理、规划修编、队站建设等消防重大问题。充分发挥参谋助力、统筹协调职能,每季度研判消防安全形势,通报行业系统火灾情况,运用政务督办、行业督导等手段,推动各级各部门落实消防安全责任。

    6.强化社会单位消防主体责任落实。加强对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负责人、管理人履职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大执法力度。推动教育、民政、卫生等行业部门制定消防安全管理标准,对所属单位实行标准化管理。全面规范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推动纳入综治管理平台。探索建立社会单位消防工作区域协助组织,定期研究部署、交流探讨、对检互查,实现“安全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2016年,30%的重点区域建立协助组织;2017年,50%的重点区域建立协助组织;2018年,80%的重点区域建立协助组织;2019年,所有重点区域全部建立协助组织。

    (三)创新社会消防安全治理。

    7.强化火灾信息化防控手段。结合新形势下社会火灾防控特点,准确定位需要纳入消防安全监管范围的对象和要素,依托“智慧城市”建设,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构建“互联网+消防”的新型社会消防安全治理平台。严格落实每半年形势分析评估制度,建立区域、高危场所分析平台;完成火灾风险评估基础数据库建设,准确掌握辖区隐患数量、防控薄弱环节和重大危险源。全面整合社会面重点单位视频监控和消防设施设备,建立城市消防物联网远程巡视(监控)系统,强化单位管理。2016年30%、2017年50%、2018年80%、2019年所有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建成远程巡视(监控)系统。在出租屋、老旧居民楼、社会福利院、养老院以及弱势人群集中的居民家庭住宅推广安装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2016—2019年,数量分别达到1200个、2000个、2200个、3000个。

    8.精准治理火灾隐患。按照“政府统筹实施、部门分工推进、单位自查自纠、基层群防群治、鼓励公民参与”的原则,以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单位、建筑消防设施、文物古建筑、消防车通道等为重点对象,针对性的开展专项治理活动,制定整治工作规划,明确整改措施、责任、资金和时限,着力解决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突出隐患和问题,坚决遏制群死群伤火灾事故发生。对属于重大火灾隐患政府挂牌督办范围的,公安消防机构按规定提请主管公安机关报本级政府予以挂牌督办。出台“每日一查”实施细则,科学量化工作任务,实现常态化执法。建立社会单位和个人重大消防安全违法行为“黑名单”制度,将消防安全信用纳入社会信用管理体系。

    9.深化消防网格化管理。依托各级政府网格化社会管理体系,全面推行消防工作进网格,实现火灾防控精细化、多元化、全覆盖。建立网格化管理标准,规范网格员培训、宣传、检查、转办、考评等工作程序。2017年80%的街道乡镇消防安全网格化规范管理;2018年所有街道乡镇消防安全网格化实现规范化管理。

    (四)提升全民消防安全素质。

    10.落实消防宣传责任。落实国家九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消防安全宣传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进家庭进网站工作的指导意见》(公消〔2015〕191号)精神,全市各级政府、行业部门及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加大消防宣传力度,打造政府主导、部门依责督促、单位及公民自主学习的消防宣传方式。深化消防宣传“七进”工作,推动建立市政府消防安全教育指导、督察、考评、监测、责任追究体系,力争让各级政府、行业部门及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落实消防宣传责任。

    11.拓宽消防宣传阵地。结合不同时期火灾形势及社会群众消防安全知识知晓率,打造“三提示”“119时刻”“鸣锣巡更”等更具针对性的宣传平台。拓宽广播、电视、报刊、公共交通、社会传播媒介、互联网教育等消防宣传覆盖面。依托市民防灾馆、科技馆、应急避难场所等在各县(市、区)建设具备常态化开放、流动宣传教育的消防科普教育基地,规范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和消防站开放工作,指导各地社区消防安全体验场馆、流动消防宣传站试点建设。联合教育、民政部门开展消防安全教育、示范社区创建、社区宣传大使评选等活动,“十三五”期间,各县(市、区)在前期“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消防安全教育示范社区”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创建力度,创建不少于1所明星“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1个明星“消防安全教育示范社区”。消防宣传“进课程”“进军训”“进社区”普及率均达100%,社区消防宣传大使配备率达100%。完善城市社区消防宣传设施,推动加强农村消防宣传设施建设,宣传鼓励家庭配备常用灭火器材,高层住户配备逃生器材。加大消防公益宣传经费投入,“十三五”末,80%的广播电视台、90%的公共交通、70%的社会传播媒介实现消防宣传教育覆盖;各县(市、区)至少建立1所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年参观人数不少于10万人次;公民消防安全知识知晓率调查得分不低于80分。

    12.创新消防宣传模式。依托“互联网+思维”模式创新消防宣传模式,组建消防宣传专业策划团队,强力整合政府、社会新媒介资源,针对数字、网络、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形态,研发各类嵌入式高科技宣传产品、软件。探索建立政府购买消防安全教育服务模式,支持和推动社会资本建设公益消防安全教育机构。探索消防志愿者开展义务消防宣传政府合理补偿制度,实现消防志愿者服务常态化。

    (五)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13.落实城乡消防规划编制。进一步理顺城乡消防规划编制和实施的程序,明确城乡消防规划编制、实施的主体责任,推动城乡消防规划与总体规划同步编制、同步修订、同步实施。开展消防规划大检查,规范消防规划的编制、修编和审批程序,完成6个县域、13个国家重点镇的消防规划(消防专篇)制定和修订。“十三五”期间,全面完成其他建制镇消防规划(消防专篇)制定和修订。到2020年,城市、县域、建制镇消防规划与总体规划基本同步修编、同步建设。

    14.强化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加强消防安全设施的设置和更新,按规定需设置消防安全器材和设施的场所均应达标配备,需定期维修和更新的,按技术规范或依法依规进行周期性强制更新。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建立8处消防取水码头,对消防供水管网提档升级,强化市政消火栓建设,“十三五”期间,新增市政消火栓800具,力争到2020年,市政消火栓的建有率达到100%。

    15.加快消防基础项目建设。深入贯彻《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和《荆州市城市消防专项规划(2014—2020)》,紧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布点新建水上、化工、高铁、电力、机场等5个专业消防站。“十三五”期间,全市将新、迁(翻)、改建项目19个(特勤消防站1个、一级普通消防站12个),其中,新建消防站12个、迁建消防站2个、改造消防站4个和1个官兵公寓房项目。加快推进市应急救援训练基地新建、沙北消防站暨市应急救援指挥技术大楼合建、战勤保障大队新建、消防部队官兵公寓房建设项目。2017年以上项目确保全部开工建设;2018年全市官兵公寓房建设达到本单位符合随军条件在编人员数量的100%;2019年各县(市、区)完成第二消防站的建设目标。

    16.加强消防信息化建设。消防信息化建设纳入“智慧城市”建设体系,努力形成建设集约化、应用平台化、数据集群化和服务社会化的信息化新格局,提升新形势下的消防工作信息化水平。购置一辆越野型卫星通信先导车。针对特殊灾害事故,依托登高平台和云梯消防车等作战车辆,配备具有图像传输、信号覆盖等功能的通信装备,解决操作视野及现场通信盲区、盲点问题,确保第一时间掌握灾害事故现场动态,提升可视化指挥水平。优化完善灭火救援应急联动指挥平台建设,有效整合有线、无线、卫星等通信手段,实时汇集气象、水源、视频、地图、数字化预案等资源,满足扁平化、可视化指挥调度需要,全面提升科学化指挥决策水平和灭火救援应急联动指挥能力。2018年,实现消防信息化基础资源的全面升级,打造承载高效、安全可靠、适度超前的基础资源环境。2019年,建设消防大数据中心,推进消防部队内外信息资源的深度整合与综合利用,优化信息化应用架构,提供高效集成、联通共享、协同灵活的信息化应用支撑平台,为消防信息化建设提供服务支撑。

    (六)提高消防队伍综合应急救援能力。

    17.完善基层灭火救援训练机制。深入推进消防部队基础化、专业化、实战化“三化”执勤训练改革,充分发挥市应急救援训练基地、消防站训练塔及模拟设施作用,利用社会优势资源,完善实战化训练设施,建立技战术“全覆盖”培训体系,实现基本能力素质全员达标、单兵作战能力全面提升、作战要素全面融合。针对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和灭火救援特殊对象,全面修订完善灭火救援预案,全面推进“数字化”预案制作,逐步建立和完善“数字化”预案体系。以公安消防部队为骨干,广泛开展多部门、多力量参加的综合灭火与应急救援实战演练,建立健全多层次的社会联勤联训机制,提升社会综合灭火与应急救援能力。

    18.加强灭火救援装备建设。根据《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全面推进装备达标建设,逐步实现装备更新换代和质量性能提升。2017年,全市所有特勤消防站和一级普通消防站装备配备达标。2018年,全市所有二级普通消防站和战勤保障大队装备配备达标。按照“立足实战、注重质量、提高效能、强化管理”的指导思想,推进灭火救援装备配备实战化、管理规范化、保障体系化、队伍专业化,加快实现装备发展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切实提高灭火救援装备作战效能和管理水平,促进灭火救援核心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十三五”期间,全市计划新增消防车约59辆,所有新建消防站在投入使用前一次性按照标准同步配齐消防车辆器材装备,各类装备器材配备按照《荆州市公安消防部队“十三五”灭火救援装备建设规划》分年度下达的目标任务100%完成。战勤保障大队车辆达7辆以上,储备相应的装备、物资,具有属地并辐射周边的保障能力,具备遂行保障能力。

    19.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社会消防力量。全面构建公安现役消防队伍、政府专职消防队伍、企业专职消防队伍和志愿消防队伍“四位一体”的城乡消防力量体系,健全“建、训、管、用、养”机制,完善经费、工资、医疗、保险、抚恤等多项保障措施,确保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健康稳定发展。“十三五”期间,国家重点镇、建成区面积超过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过5万人的建制镇全部建立乡镇专职消防队,其他乡镇和常住人口超千人的行政村、自然村全部建立志愿消防队。加大政府专职消防队员和消防文员的招录力度,至2020年在全市统一招收约400名合同制消防员,力争将专职消防员纳入事业编制,实行分级分类管理,着力解决身份问题,提升队伍的稳定性。在县(市、区)城镇建成区内的社区和设有消防控制室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100%建成微型消防站。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地政府要把消防工作作为政府目标责任考核和领导干部政绩考评的重要内容,纳入市政府政务督查、社会治安综合管理、创建平安社区等考评范围,进一步加强对消防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地各部门每年初要将消防规划实施情况向市政府报告。市政府督查室、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住建委、市规划局等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加强对消防规划项目实施的指导和督促检查,确保各项消防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二)加强经费保障。建立基本支出经费增长机制,确保消防经费投入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结合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建立健全政府专职消防队人员经费保障标准,确保其工资水平与承担的高危险性职业相适应。各级财政部门要将消防装备和基础设施建设纳入项目库管理,加大经费投入,实行专项保障。

    (三)严格考核奖惩。每年市政府将组织对各地贯彻落实规划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对认真推进落实规划并取得明显成绩的,予以通报;对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消防工作职责的,要依法依纪追究有关负责人员和负责人的责任;因工作不力、失职、渎职,导致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的,或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社会影响恶劣的,将依法追究主要负责人、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www.828365.com

    关于对市国土资源局等单位的嘉奖令

    荆政发[2017]5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荆州开发区,纪南文旅区,华中农高区, 市政府各关部门:

    2016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特大洪涝灾害双重考验,市政府各部门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负重奋进,改革创新,主动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尤其在国土资源管理、防汛抗灾、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

    市国土资源局全年征地报批量达4.34万亩,在全国率先、全省首家完成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为荆州实施“壮腰工程”预留了充足的用地空间。市水利局科学调度、靠前指挥,为战胜洪涝灾害和实现防汛抗灾“保安全、保丰收、保发展”目标作出了突出贡献。市农业局和市商务局积极参与创卫工作,实现牛、羊、马以及家禽集中屠宰上市,对中心城区菜市场实施标准化整治。市公安局坚持防风险、破难题、保平安、促发展,维护稳定,彰显担当,平安建设再创佳绩,服务大局贡献突出。国家开发银行驻荆州工作组发挥开发性金融的先锋先导作用,全市在国开行存量在贷项目近40个,授信额度超过170亿元,全口径贷款余额100亿元。长江证券荆州分公司助力荆州市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积极推动企业上市融资,成功实现1家企业“新三板”挂牌,66家企业“四板”挂牌。为表彰以上单位在服务全市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中作出的突出贡献,市政府决定对其予以通令嘉奖。

    2017年,既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更是加快实施荆州“壮腰工程”的重要一年。希望受嘉奖的单位发扬成绩,不断进取,再创佳绩。全市各地各部门要以受嘉奖单位为榜样,解放思想、对标学习,树立发展新理念,优化服务新举措,为加快建设“两个中心城市”、争当“全省多极发展排头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7年2月11日

    www.828365.com办公室关于

    印发荆州市推动非户籍人口在城镇落户实施方案的通知

    荆政办发[2017]5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荆州开发区,纪南文旅区,华中农高区,市政府有关部门:

    《荆州市推动非户籍人口在城镇落户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17年2月6日

    荆州市推动非户籍人口在城镇

    落户实施方案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镇落户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6〕72号)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若干政策的通知》(鄂政发〔2016〕60号)等精神,为强力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户口在城镇落户,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完善财政、土地、社保等配套政策,为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持久强劲动力。

    (二)主要目标。“十三五”期间,城乡区域间户籍迁移配套措施体系进一步健全,全市推动65万非户籍人口在城镇落户。各地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比2013年缩小2个百分点以上。

    二、进一步拓宽落户通道

    (三)全面放开放宽重点群体落户限制。全面放宽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条件,重点解决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入城镇的人口、在城镇就业居住5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以及新生代农民工落户问题,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认真落实《荆州市公安局贯彻落实〈www.828365.com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实施细则》(荆公通〔2016〕26号)。(责任单位:市公安局)

    三、制定实施配套政策

    (四)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将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落实地方保障资金。实现“两免一补”资金和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资金随学生流动可携带。逐步实行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人员子女入学和升学考试政策;落实城市随迁人员子女异地参加中考和高考的政策规定;将随迁人员子女同等纳入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政策和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政策支持范围。将随迁人员子女在校学生信息同步纳入年度教育事业统计范围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建立公办园生均拨款制度和普惠性民办园奖补制度,加强学前幼儿资助工作,确保农业转移人口子女同等享受学前教育权利。(责任单位:市教育体育局、市财政局)

    (五)支持建立覆盖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保障制度。对年满16周岁且男未满60周岁、女未满55周岁的农业转移人口,可以个人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在企业就业的,企业要按规定及时办理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有关手续。对于申请以个人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居住证持有人,除审核年龄、身份证件信息外,不得设置户籍性质、地域范围、灵活就业证明等条件限制其参保。(责任单位:市人社局)

    完善城乡一体的医疗救助制度,实现城乡居民救助政策、内容、条件和标准统一。将进城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当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对于农业转移人口选择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各地财政按照参保城镇居民相同标准给予补助,避免重复参保、重复补助。(责任单位:市卫计委、市人社局、市财政局)

    完善以低保制度为核心的社会救助体系,实现城乡社会救助统筹发展。加快建立城乡统筹、政策衔接、运行规范、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业转移人口养老服务体系。(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人社局)

    (六)加大对农业转移人口就业的支持力度。统筹上级转移支付和自有财力,认真落实就业政策,支持进城落户农业转移人口中的失业人员进行失业登记,积极提供职业指导、介绍、培训及技能鉴定等公共就业服务。(责任单位:市人社局)

    (七)支持将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各地要将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纳入本地城镇住房保障范围,按照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原则,鼓励农业转移人口通过市场购买或租赁住房,采取多种方式、多渠道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居住问题。对符合条件的、在市场上租赁住房的农业转移人口家庭发放租赁补贴。稳妥有序扩大住房公积金缴存面,将农业转移人口纳入覆盖范围,鼓励个体工商户和自由职业者缴存。落实放宽住房公积金提取条件等政策,支持缴存人异地使用。(责任单位:市住建委、市国土资源局、市房产局、荆州公积金中心)

    (八)支持提升城市功能,增强城市承载能力。各地要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工作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科学确定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的合理用地需求。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运营,提高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和效率。加大对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较多的中小城镇城镇化发展的支持力度,引导农村二、三产业向县城、小城镇、产业园区集中,促进农业人口就近就地城镇化。(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住建委、市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市财政局、人民银行荆州市中心支行等)

    (九)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各地不得强行要求进城落户农民转让在农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或将其作为进城落户条件。要加快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建设,逐步建立进城落户农民在农村的相关权益退出机制,积极引导和支持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相关权益,促进相关权益的实现和维护,但现阶段严格限定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和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引导有稳定非农就业收入、长期在城镇居住生活的农户自愿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承包制度,及时妥善化解各类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维护进城落户农民的合法权利。加快推进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结合不动产统一发证工作,做好“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发证,建立健全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支持引导已在外居住的农民自愿退出宅基地和进城落户农民宅基地使用权依法自愿有偿转让。开展农村集体成员身份界定和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落实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的占有权和收益权,探索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的有偿退出权和继承权,分类推进集体资产确权到户,保护成员的集体财产权和收益分配权。(责任单位:市委农办,市农业局、市国土资源局等)

    (十)积极争取中、省级财政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政策支持。建立健全实际居住地登记制度,加强和完善人口调查统计工作,全面掌握人口规模、人员结构、地区分布等情况,准确统计城区常住人口、申领居住证人口等动态数据,大力推进以公民身份证为唯一标识、以人口基础信息为基准的人口基础信息库建设,分类完善劳动就业、教育、收入、社保、房产、信用、卫生计生、税务、婚姻、民族等信息系统,尽快实现跨部门、跨地区信息整合和共享,为建立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挂钩机制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撑。(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统计局)

    各县(市、区)要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工作,积极争取中、省级财政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政策支持,中、省级奖励资金由县(市、区)统筹用于加强农业转移人口公共服务供给、增强社区服务能力以及支持城市基础设施运行维护等支出。(责任单位:市财政局)

    (十一)完善有利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财政动态调整机制。均衡性转移支付适当考虑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等增支因素。各地财政部门在分配相关资金时要考虑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等增支因素,鼓励贫困地区农业人口就近城镇化。各地要统筹用好上级转移支付资金,确保将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范围,使农业转移人口与当地户籍人口享受同等基本公共服务。各地财政部门要根据不同时期农业转移人口数量规模、不同地区和城乡之间农业转移人口流动变化、中小城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差异等,对转移支付规模和结构进行动态调整。落实中心城区的主体责任,引导其加大支出结构调整力度,依靠自有财力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责任单位:市财政局)

    (十二)推进居住证制度覆盖全部未落户城镇常住人口。切实保障居住证持有人享有国家规定的各项基本公共服务和办事便利。鼓励地方各级政府根据本地实际不断扩大公共服务范围并提高服务标准,缩小居住证持有人与户籍人口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督促各地根据《居住证暂行条例》,加快制定实施具体管理办法。(责任单位:市公安局)

    四、强化监测检查

    (十三)强化专项检查。对各地区非户籍人口特别是进城农民落户进展情况进行跟踪监测和监督检查,及时向社会公布有关情况。2018年组织开展对65万非户籍人口在城镇落户情况的中期评估,2020年进行总结评估。(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发改委)

    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新型城镇化建设各项相关工作,结合本地本部门职责,进一步制定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切实抓好本方案实施,确保65万非户籍人口在城镇落户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www.828365.com办公室关于下达

    2017年度市城区城市建设项目计划的通知

    荆政办发[2017]6号

    荆州区、沙市区人民政府,荆州开发区,纪南文旅区,华中农高区,市政府有关部门:

    2017年度市城区城市建设项目计划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下达,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目标任务

    以“五城同创”为抓手,以筹办第二届湖北省(荆州)园林博览会为契机,以棚户区改造为重点,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整治,加大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坚持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按照量力而行的原则,不断提升城市品位,不断完善城市功能,为改善人居环境、打造“两个中心城市”奠定基础,为“勇当多极发展排头兵、实现荆州十年大振兴”再作贡献。

    二、总体规模

    荆州市2017年市城区城市建设计划总投资578.56亿元,其中:大型公建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169.14亿元;棚户区改造项目投资409.42亿元。

    三、资金渠道

    2017年城市建设项目资金由市、区及有关部门共同筹资,总投资578.56亿元,其中:市本级财政预算投资项目投资13.06亿元(其中用于市本级财政预算新建建设项目投资10.94亿元,市本级财政预算在建公建还款项目投资1.67亿元,国内配套市财政专款项目(市世行项目办)投资0.45亿元);市城投公司融资投资项目投资30.71亿元;市城投公司及合资公司投资项目投资2.10亿元;PPP建设项目投资50.80亿元;待定投资渠道项目投资9.16亿元;其他部门投资公建项目投资12.14亿元;世行贷款投资项目投资3.63亿元;纪南文旅区管委会投资20.51亿元;湖北省华中农业高新投资有限公司自筹8.33亿元;荆州旅游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自筹1.33亿元;荆州区政府投资3.53亿元;沙市区政府投资1.92亿元;荆州开发区管委会投资8.67亿元;公共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投资3.25亿元;棚改项目投资409.42亿元。

    四、有关要求

    (一)各有关单位和部门要严格按照2017年度项目计划,积极筹措资金,认真组织实施,确保按期保质完成任务。城市建设专项资金必须坚持专款专用。项目变更调整和项目投资调剂必须报市政府批准。

    (二)各有关单位要加强督办和协调力度,每月底将项目建设进度报市住建委。

    (三)各建设单位必须严格按照项目立项、规划许可、设计图审查、绿色图章、招投标、施工许可、质量监督、竣工验收、竣工验收备案等基本建设程序认真组织实施。

    2017年2月10日

    www.828365.com任免人员

    任命袁玉琢同志为荆州市招商局副局长,挂职时间一年。

    2017年1月23日

    免去曹杜磊同志荆州市教育体育局副局长职务。

    2017年2月9日

    任命刘身用同志为荆州市公务员局局长;

    任命王从兵同志为荆州市移民局(荆州市农场管理局)局长;

    免去吴必武、王志强同志www.828365.com副秘书长职务;

    免去田新华同志荆州市公务员局局长职务;

    免去宋保国同志荆州市移民局(荆州市农场管理局)局长职务;

    免去徐柏才同志荆州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职务;

    免去黄孝荣同志荆州市农业局副局长职务;

    免去陈秀池同志荆州市财政局副局长职务;

    免去郑继典同志荆州市外事侨务局副局长职务;

    免去刘刚同志荆州市招商局副局长职务。

    2017年2月22日

0
网站地图|站内搜索|联系我们|站内声明
主办:荆州市政府办公室
承办:荆州市政府政务公开和电子信息办公室 荆州新闻网
网站新闻支持:荆州日报、荆州电视台、荆州人民广播电台
网站标识码:4210000002
地址:荆州市江津西路262号
电话:0716-8278407 0716-8461111
鄂ICP备05028271号
鄂公网安备 42100202000199号